乾清宫暖阁,朱元璋靠倚在在床上假寐。
燕王朱棣跪在床前,八月份的金陵天气依然炎热,即使刚沐浴完也只需少顷身上就汗津津的。
他看着自己的父亲闭着眼,不知道心中想着什么,面容苍老又憔悴。自己热的浑身是汗,他却还要盖着毯子。
看来大哥的离世,让他打击不小。
父亲,您要立允炆为太孙我不反对。
但是有件事您不得不考虑,那群淮西勋贵能同意吗
那蓝玉能同意吗
朱棣擦了一把额头的汗,继续说道,蓝玉本就傲慢跋扈,现在又身为大将军,在五军都督府一手遮天。父皇在他还顾忌三分,若父皇不在呢
当然,若是我大哥还勉强压的住他,允炆那孩子哪里驾驭的了这群骄兵悍将。
朱元璋身子一抖,缓缓睁开眼。
哼,你说的倒没错。
朱棣闻心中一喜。
但是朱元璋紧接着一句话,让他汗毛直立。
如果咱砍了这群骄兵悍将,那么将来你们这群叔叔要是不听话,又有谁能制衡你们呢
朱元璋瞥向跪在地上的朱棣。
儿臣岂敢有这大逆不道心思,父皇明鉴。
朱棣额头大颗大颗汗珠滴下,他咽了咽口水,父皇,我跟允炆毕竟是亲叔侄。都是老朱家子孙,我发誓一定会竭尽全力的支持他。
唉,只要你能替他守住边塞,不添乱就够了。
朱元璋冷峻的面容缓和了,语气也变得柔和许多。
父皇放心,儿臣一定会守住北边。
朱元璋掀开毯子,下床站起身来。朱棣忙从地上站起来,不顾酸痛的膝盖上前搀扶。
父亲还要节哀,这万里江山,亿万黎民都指着你呢。
朱棣的话让朱元璋神色一黯。随即神色一转说道
咱这身子骨还硬朗呢,不要紧的,你先看看这个吧。
朱元璋走到桌案前,拿起一本奏折递给他。
朱棣接过来一看,是兵部的急递。
翻看过后,朱棣眉头紧皱。
这是蓝玉寄送兵部的折子,大意为朵甘闻大明太子薨世,与土酋哈昝引兵来犯,且贼兵势大,已经攻破数县。
贼兵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,百姓苦不堪。
为彻底解决朵甘之地问题,大将军紧急在当地征兵五万,加上其所率本部十万兵马,共计十五万大军征讨朵甘之地。望皇帝陛下恩准,并责令陕西布政司调拨粮草供应大军。
这蓝玉胆子也太大了,竟然敢抗旨不遵,他这是要谋反吗
朱棣眼珠一转,又补充说道:
父皇,这蓝玉肯定是谎报军情,借征讨的由头来实现拥兵自重的目的。
父皇,这外戚势力尾大不掉,您要早作决断啊。
朱棣气愤的说道。
朱元璋也面色阴沉,朱棣能看出来的事,他自然看的出来。
西番的土酋哈昝不过丧家之犬,即使他勾结朵甘的管兀儿,那也不是蓝玉所率十万大明精锐的对手。
他蓝玉借此征兵,抗旨不遵,难说没有反意啊!
想到此处,朱元璋眉头紧皱。
你大哥的葬礼已经结束,你不要在待在京里,立刻返回北平整备兵马以防不测。
儿臣遵命。
朱棣立刻放下奏折,躬身行礼。
看着他的背影,朱元璋神色复杂,棣儿。
父皇还有什么吩咐
走到门前的朱棣又转过身询问道。
现在时局紧张,让炽儿,煦儿,遂儿就留在宫里吧。你自己回北平,咱会让人好生照看他们的。
朱棣听闻此一愣,随即面容恢复,恭声说道,多谢父皇,那我即刻动身回北平。
待朱棣走后,朱元璋低头看向桌案边的奏折,鼻子重重的哼了一声。
夜已深,京城内的百姓早已吹灯入睡。
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衙门内,却灯火通明。
指挥使蒋瓛坐在前堂桌案后,下面站着两名同知,三名佥事,以及十四名千户。
锦衣卫的高层全部在这里了,每个人都神情凝重。
蒋瓛这几个月头发都白了,他一直监视蓝太平。
但是令他头疼的是,这蓝太平天天跟那群淮西二代喝花酒。要不就去出城打猎,一群人牵狗架鹰招